规划年会 | 学术对话二十九: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

2023-10-13

导读

2023年9月24日下午,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二十九“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成功举办。本次对话由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双色球几个号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为会议主席,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教授为学术负责人。会议聚焦建设“人民城市”和推动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空间公平治理,探讨中国特色空间公平概念内涵,分析智慧城市背景下空间公平规划理论机理,针对“新时代下如何科学利用新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决策,加强新技术发展与空间公平治理的结合”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分享和讨论,为各地城市空间公平治理实践提供有益思考与经验借鉴。


于城市而言,空间是社会资源、福利和机会分配的载体。空间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目标,也是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涵。随着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城市空间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重塑着人类活动和城市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传统城市公平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利用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决策,加强空间治理和技术进步的结合,成为面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现代化”战略的迫切需求。


学术对话现场


与会嘉宾合影


2023年9月24日下午,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学术对话二十九“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在武汉召开。城市规划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人民城市、规划赋能”主题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公平概念、空间公平规划理论、区域均衡发展模拟、公共服务均等化决策、社会包容的空间规划智能化发展等城市空间公平治理的重要议题展开了丰富的交流讨论,为智慧技术和城市治理的深度结合建言献策。


学术负责人主持


赵鹏军

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在会议开场,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教授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本次参加会议的嘉宾有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朱介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李志刚,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向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田莉,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周素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杨天人。赵鹏军教授指出,本次学术对话共设置主题报告、专家讨论和现场问答三个环节,将深入探讨智慧技术应用和空间公平治理结合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并为今后科学利用新兴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提供一系列的决策依据。


会议主席致辞


吕斌

双色球几个号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双色球几个号城市与环境学院吕斌教授担任本次学术对话的主席,并作开场致辞。吕斌教授指出,人民是城市的灵魂和主人,是城市最根本、最重要、最能动的因子。“人民城市”的理念,回应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新征程中对城市形态的新需求,对于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人民城市”建设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空间公平治理日益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空间治理带来了并行的机遇和挑战,客观上需要考虑智慧技术发展和空间公平治理的有机结合。本次学术对话以“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为主题,共涵盖“空间公平的概念内涵与中国特征”、“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空间公平规划理论机理”、“应用时空大数据与AI决策技术进行区域均衡发展监测与模拟”、“数字孪生、CIM等技术赋能公共服务均等化决策”、“社会感知智能技术促进社会包容的空间规划精细智能化发展”五大议题。吕斌教授提出,“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主题是广大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的共同关注,而学术对话中的五大议题相互承接、相互补充,共同为智慧技术赋能和人民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思考。


主题报告


叶嘉安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作了主题为“社会空间不平等与空间公义的大数据分析”的报告,从“空间分析和空间公义”、“大数据与空间不平等和空间公义分析”、“空间不平等和空间公义分析的例子”、“空间公义的城市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社会公益、交通管理等城市治理热点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空间公义和大数据分析的学理内涵和应用成果。叶嘉安院士指出,城市空间的公平正义与否是关乎价值观判断的问题,时空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为城市空间治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而追求空间公义的城市规划应当从可达性、政策安排、福利分配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以促进实现分配、程序、制度等多方面的空间公平。


陈军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分享了主题为“国土空间公平治理与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思考。陈军院士承接了叶嘉安院士的报告,指出公平正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军院士指出,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存在三个基本内容,其中科技创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态保护维系了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制度建设寻求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中国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治国理念与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前者是底线思维,而后者是在此基础上的高标准要求。陈军院士全面阐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的理论和内涵,明确了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现存局限,强调了时空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化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多项时空数据分析赋能城市空间公平治理的研究实例,指出进一步加强标准研究是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陈军院士期望,将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融合,用好时空信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支持国家和地方的高质量发展


段进

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段进院士首先对“赋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作为“动词”强调了技术手段服务于空间治理的实践路径,即智慧技术何以在解决空间安排不平等方面发挥作用。段进院士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其一是智慧技术在处理动态、非确定性问题上具有优越性,技术应用拓宽了数据分析和空间研究的边界;其二是智慧技术的应用在一定情境下会产生“负能量”作用,例如关乎数据获取门槛的“数据鸿沟”问题,因而需要辩证地看待技术赋能对城市规划实践的综合影响。


周素红

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周素红教授指出,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服务进入日常生活,智慧技术赋能正从赋能城市的日常部门管理走向赋能智慧社会治理的新阶段。智慧社会正是以社会城市为底座,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技术支持的一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形态。周素红教授系统梳理了技术发展、空间形态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和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智慧社会建设和城市空间治理所面临的三个挑战,分别为技术赋能城市规划的安全韧性问题、技术依赖情境下的系统脆弱性问题、以及数字化改变生产结构和生活模式背景下对弱势群体的影响问题。此外,周素红教授还强调了技术赋能应考虑精细化、个性化、参与化、扁平化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空间公平性治理的实现。


专家讨论


特邀嘉宾主题报告环节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展开了对学术对话议题的交流和讨论。


朱介鸣

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朱介鸣教授围绕“空间公平的概念内涵与中国特征”议题展开了进一步阐述,认为空间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表现,并通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社会隔离两个例子提出了对中国发展背景下空间公平的思考。朱介鸣教授指出,中外学界对于空间公平的理解存在认知和实践上的差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契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实践,从而协调好智能技术应用和规划现实需求的关系


田莉

学会规划实施分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田莉教授指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空间公平正义是关乎伦理和技术两层面的重点问题。从伦理层面来说,均衡发展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空间公平治理需要基于价值取向的判断和调整。于技术层面而言,城市治理和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人,智慧技术赋能应当充分考虑如何让技术应用更具有弹性和温度。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宏观决策-中观治理-微观运维”的全过程中涵盖着复合交织的作用关系,应当在伦理层面一致的基础上应用技术手段加以赋能和优化,从而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


石晓冬

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石晓冬院长指出本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社会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我国现行经济大周期下,应当关注微小企业、新兴创新业态的发展,做到“大国小先”,兼顾城市善治中的精准化治理和灵活性调整。石晓冬院长认为,应当结合技术识别和社会调查方法定位新兴业态的时空偏好以及生产消费特征,重点关注人作为最小生产单元所具有的非标准空间需求和非传统空间场景,进而体现规划管理者对城市“小单元”的关注和关怀。


马向明

学会理事,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马向明总工程师反思了城市规划中的“话语权”问题和数智化系统中的“清晰度”问题。利用“符号化”分析现实世界的事物和规律,尽管在自然科学中有效,但在面对社会现象时往往会受到多种限制因素影响。社会现象的含义和表现常常是变化的,符号化的过程需要将无限的自然要素映射至有限的符号体系中,从而具有矛盾和张力。因此,智能化发展需要在不同情境下、面对不同的社会现象,构建合适的方式或符号系统来理解和描述世界,从而克服“话语权”和“清晰度”的挑战。


李志刚

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志刚教授强调,发展新型智慧技术应当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的可能影响。对于未来的空间状态而言,智慧技术为城市规划和治理实践提供了多样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例如时空量化手段的进步能够推动城市观测能力趋向深化、细化发展;而从实践来说,环境的改造和社会的塑造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城市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因而技术应用的最终落点也应当是面向人的需求。李志刚教授还强调,人本身也是不断成长和自我塑造的,智慧技术应用需要适应这种成长和塑造,从而促进人的良性发展。


现场问答


在现场问答阶段,叶嘉安院士、朱介鸣教授、石晓冬院长、陈军院士先后回答了学术对话观众有关空间公平治理的影响因素、空间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国家维度上时空大数据的应用三方面的问题,并就所提出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延拓。与会观众参与讨论积极,现场问答氛围热烈,围绕智慧技术和空间公平治理之间的结合与互动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现场观众提问


学术对话结束时,双色球几个号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赵鹏军教授作了闭幕致辞。赵鹏军教授总结道,智慧技术是以时空信息为主的一系列新技术,赋能作为一个动词支撑着整个空间工程的治理,空间则涵盖着城乡空间、国土空间和社会空间等多方面内容。而公平的界定、识别、测度和维护以及相应的规划实践,则是一个全链条的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又涉及着交通、住房、绿地及新业态等各个方面,因而也涵盖全要素的维度,在技术进步推动城市规划体系优化的同时,规划的需求和目标也在界定着技术发展的边界。此外,赵鹏军教授特别强调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教育问题,期许培养出更多具有人为关怀、公义视野的新一代青年规划师,得到了与会学者们的一致赞同。


学术对话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观众参与积极,各方观点积极碰撞,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本次学术对话将围绕参考议题,组织与会专家学者共同起草政策建议书,拟于近期向有关部门报送。


转自|中国城市规划

编辑|城规记者团